環景影像
TKM1-孤巴察峨(Gubatsaeh):所謂「孤巴察峨」一語,意指「有紋樣的石頭」之意。
TKM1孤巴察峨為一巨大之砂岩塊,是萬山岩雕群多紋飾最多且豐富具完整性的一座,在80餘平方公尺的岩石表面上佈滿了人像紋、人臉紋、同心圓、圈狀紋、游渦紋等,具有高度的藝術研究價值。
平坦而廣的岩雕面遭殘枝落葉覆蓋,岩裂溝槽部位積水不易排除,岩石表面及岩雕部位均長厚厚的青苔,且部分有風化破壞現象。
3D環景
1984~2012年間,國定萬山岩雕群考古遺址在歷年的探勘與巡查工作中,已進行多次的拓片工作,目前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保留的拓片資料。
孤巴察峨岩體表面大抵呈平面塊狀,因此岩雕刻紋數量最多、分布範圍最大,曾進行拓印的次數也最多,援引高業榮針對圖像的分區以A~G等七個編號分區(高業榮 1991:122),含合併與重複之拓片,總計保留18件拓片資料。
從魯凱族古老的創生神話註釋,推測一號岩雕中全身的人像圖紋代表湖神,或為百步蛇精靈的象徵,以高舉的雙臂伸向廣闊無際的宇宙,象徵生命的曲線和宇宙靈力的圓渦紋緊密聯結在一起,各式紋路帶有生命力與巫術意涵。
分隔線
其他岩雕群考古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