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拱圈廊建築形式為原社宅事務所與原俱樂部為主體為磚構造(除會計課牆體為雨淋板外),屋頂為术造,原社宅事務所前亭基座,依據橋仔頭女史協會陳森溪先生表示,為鋼筋混凝土,而兩側之四根柱子則有待進一部查證,基本上這兩棟建築物,雖然經過幾次增建與改建,但是大部分建築形式仍蕾保留的相當完好。
就目前廠區內部現沈及《高雄縣橋仔頭糖廠整體空間調查與再利用機制研究計劃》之安料論述,可知1901年(明治34年)之與建史,原社宅事務所及原俱樂部已超過百年,是目前糖廠广區內歷史最悠久且建築本完整之古題。這兩座公廳舍是早期糖行政區最具代表性建築物:就整個廠區的空間運作而言,亦是整個糖廠運轉的指揮中福此兩棟建築物原急辦公室使用,但在未來台糖公司及其休閒游意事業部資產中心高雄區營運處,配合台糖公司之組織調整,原廠區內之辦公空間將逐漸移往台糖公司資產中心高雄區营運處(開發課已於2003年底,規出課、會計課於2005年1月移往高雄分部),未來廠區內之建築與設施也將規劃作為休閒事業之用途·即,此兩棟古踏本體可能朝向營運一轉移(O.T.)的方向規劃,且目前正進行「糖業文化園區現地博物館」設計工程委託規劃設計,如此整個區未來願景將可逐步實現,廠區內保存完整的建築規模和近百年之歷史發展,已成為橋仔頭地方精神象徵,並與地方之社會經濟發展密結合,不可分割。故以橋仔頭糖啟整體廠區而言,雖然說糖整體空間的有效利用與規畫才是整個古修復的主题,而單一古建築的修復计畫則只是策略的一部分。職是之故,橋仔頭糖廠整區之古修復的目的設定為:(1)保存維護橋仔頭廠化資產,見證本地糖業歴史文化:(2)再造橋頭百年糖業歷史記憶、文化資產與產業新生命;(3)延續特殊文化風貌,開創橋仔頭糖廠整體空間再發展;(4)求地方資源產業再造制,並提昇地方文化内涵。而要莲成這些目標,必須從廠區內最具價值的區域開始著手,其中廠區內行政區因為建置最早,且目前整區建物與設施均完整,而原社宅事務所與原俱樂部建築本體均為1901年興建糖廠之第一批建築群。故本研究之主要目標如下:
1.修復糖廠初期建築群(古建業本體之連續廊形式建築。
2.延續特殊文化風貌,促使古 建築本體內部空間之活化再利用。
3.透過溝通與協調,確立仔頭糖廠行政區未來使用之定位。
4.基於以上之定位,規劃出可落實、且可執行的再利用之内容與管理之研討。
從這四點的說明,明顯地指出橋仔頭糖廠的修復的重點,不只教行一個制式的古蹟修復,而是被賦予包含歷史文化、產業、記憶、社區與休憩機能的空間再造。其最終之目的,不僅僅只是修復古蹟建築本體之原貌,而是經過與產權所有人(台糖公司)進行溝通、協調、規劃與再利用之設計,以期許可以符合所有權人對於橋仔頭糖之認可,進而可以落實空間上的再利用,而不只是修復完成後的另一個閒置空間。
由於本兩棟古蹟本坐落於地號1084與1084-2範圍,兩棟古蹟建築本體不應只視為單一的研究對象,應將其鄰近的縣定古蹟地景「會議室後方庭園設施」、「金木善三郎碑」、「南洋杉及黃椰子環形庭園」「廠長室前併木步道」、「聖觀音像及其基座」、「防空洞」等一並列入此次的研究範圍。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橋仔頭糖廠之歷史探討
第三章 古蹟週遭環境與建築本體現況之調查
第四章 構造損壞調查與結構分析
第五章 古蹟整體規劃與發展
第六章 修護建議與內容
第七章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