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文化資產網商標

Menu

2020「山與海的跨域綺想:高雄歷史場域風華」

2020古蹟日

山與海的跨域綺想:高雄歷史場域風華

推廣文化資產教育及多元型態

2020古蹟日-英國領事館前團體合照

  

有形文化資產包含經常耳聞的古蹟一詞外,還有歷史建築、紀念建築、文化景觀、考古遺址等不同面向的文化資產。本次計畫涵蓋場域包含「國定古蹟-打狗英國領事館及官邸」、「市定古蹟-舊鼓山國小」、「文化景觀-原日本海軍航空隊岡山宿舍群(醒村)」、「歷史建築-舊三和銀行」等不同層次文化資產,展現文化資產之多樣性,有助於文化資產推廣與館舍行銷,並強化地方民眾參與及文史保護。 

展現「歷史現場的再造」

2020古蹟日-旗津海岸團體合照

  

高雄市提出再造歷史現場計畫的兩處場域,分別標誌了城市發展的兩大軸線:以「濱線」日文發音得名的哈瑪星地區是日治時期高雄都市規劃的起點,從其街廓風貌與產業活動及交通紋理(鐵道、港埠)能窺見高雄現代化都市發展歷程;另一方面,左營舊城本身是清領時期歷經許多治台政策轉變而首批建造的磚石城池之一,也是現今仍保存最完整、範圍最大的清領城池,是見證台灣歷史發展不可或缺的珍貴文化資產。再造歷史現場的推動,目的在落實厚植文化力,帶動文化參與之核心理念,從單點的文化資產保存,整合為「線」或「面」的區域保存,重新連結與再現土地與人民的歷史記憶、深化社區營造,提升文化內涵、提振文化經濟。兩計畫自106年啟動以來,逐步、一點一滴累積進度,擬透過執行全國古蹟日活動展現初步成果,除宣揚古蹟保存普世價值,亦為再造歷史現場計畫提供持續檢討、對話之基礎。本次活動將以「再造歷史現場-興濱計畫」及「再造歷史現場-見城計畫」為基地出發,並將遊程延伸至旗山、岡山地區等北高雄歷史場域,藉由推出不同散步路線,讓大眾參與進入歷史空間,進而推廣珍惜保存身邊文化資產與再生利用的觀念及認同感

提升歷史現場之日常性、強化保存意識

遺產教育行動 翻轉與創新

  

本年度全國古蹟日主題為「遺產教育行動•翻轉與創新」,希望以再造歷史現場計畫串聯地方歷史場域。因此,本次活動透過主題性之遊程規劃,建立具歷史脈絡之深度行旅;同時讓大眾參與進入歷史空間,進而推廣珍惜保存身邊文化資產與再生利用的觀念及認同感。

2020古蹟日-解說導覽
2020古蹟日-打狗驛前合影
2020古蹟日-打狗驛歷史導覽
2020古蹟日-DIY說明
2020古蹟日-DIY製作過程
2020古蹟日-各別體驗
2020古蹟日-活動合影
2020古蹟日-英國領事館合影
OPE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