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文化資產網商標

Menu
:::
學術研究報告

學術研究報告

高雄市歷史建築「高雄中學紅樓」調查研究暨修復再利用計畫
歷史建築 調查研究/再利用/修復計畫
高雄市歷史建築「高雄中學紅樓」調查研究暨修復再利用計畫
作者:
林世超建築師事務所
出版: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出版語言:
中文
出版日期:
2014-12-31
內容摘要
內容簡介

目前高雄中學兩棟紅樓之原貌大抵尚存,惟因年代久遠,建築本體在自然損壞以及後期因應需求的增修改建下,建築構造已有老化、損壞、部分形貌更易的狀況。雖然校方因建築持續使用而有經常管理維護與整修,但目前仍有牆體洗石子龜裂、污損,部分砂漿裝飾線腳裂縫、剝落,部分紅磚牆配合管路配線鑽孔,地坪龜裂,屋頂落水管及固定鐵件生鏽(照片1-28)等損壞。特別是木屋架,其因屋頂漏水受潮而遭白蟻侵蝕,第一棟紅樓雖因此而在民國96年(2007)由劉金昌建築師設計監造進行屋面及屋架的全面整修,第二棟紅樓則仍處於漏水與屋架受潮腐朽狀況,亟待整修。此外,因現代化設備的加入,辦公室門、窗更改為鋁門、鋁窗,外側並加設鐵門、鐵窗。辦公室、教室均加裝冷氣空調設備,管線亦因此而固定於壁面上(照片1-30),凌亂的配置因之影響了建築整體風貌與歷史建築價值的彰顯。為能在維護歷史建築價值的前提下,進行完善的整理與修復,以將其文化資產訊息延續到未來,高雄中學遂委託辦理調查研究暨修復再利用計畫,以作為未來修復、保存及再利用之參考依據。

目錄

目錄
第一章 前言及建築摘要 1-1
第一節 前言 1-1
1-1.1 計畫緣起 1-1
1-1.2 計畫目標及範圍 1-13
1-1.3 計畫內容 1-15
1-1.4 計畫執行之方法與步驟 1-17
1-1.5 研究架構及內容 1-18
第二節 高雄中學紅樓建築摘要 1-19
1-2.1 摘要內容的選定 1-19
1-2.2 摘要內容 1-20
第二章 歷史研究 2-1
第一節 三塊厝地區的發展 2-1
2-1.1 明、清時期的三塊厝 2-1
2-1.2 日治時期的三塊厝 2-5
2-1.3 三塊厝驛的影響 2-8
第二節 高雄州立中學校 2-10
2-2.1 高雄州立中學校設立之背景 2-10
2-2.2 高雄州立中學校之設立 2-14
2-2.3 高雄州立中學校紅樓之歷史 2-26
第三節 二二八事件與高雄中學 2-33
2-3.1 二次大戰後的高雄中學 2-33
2-3.2 台灣省立高雄第一中學(即今高雄中學)與二二八事件 2-35
第四節 高雄中學紅樓之創建及營建概略 2-40
2-4.1 紅樓的設計者 2-40
2-4.2 高雄中學紅樓之創建年代、建築形貌變遷研判及營建概略 2-51
第三章 建築解析及文化資產價值研判 3-1
第一節 周圍環境及校園規劃 3-1
3-1.1 選址及周圍環境 3-1
3-1.2 校園規劃與發展 3-4
第二節 平面佈局與空間使用 3-27
3-2.1 平面使用的變遷 3-28
3-2.2 教室的設計 3-35
第三節 建築解析 3-37
3-3.1 造型與式樣特色 3-37
3-3.2 台基 3-39
3-3.3 屋身 3-43
3-3.4 屋頂 3-62
3-3.5 裝修 3-74
3-3.6 設備 3-89
第四節 木材的使用與分析 3-95
3-4.1 調查與取樣 3-96
3-4.2 調查方法 3-97
3-4.3 調查結果:木材利用 3-99
第五節 文化資產價值之研判 3-126
第四章 結構安全評估 4-1
第一節 第一棟紅樓結構安全評估 4-1
4-1.1 結構系統概述 4-1
4-1.2 現況損壞 4-11
4-1.3 結構安全評估 4-14
4-1.4 修復設計 4-71
第二節 第二棟紅樓結構安全評估 4-73
4-2.1 結構系統概述 4-73
4-2.2 現況損壞 4-77
4-2.3 結構安全評估 4-81
4-2.4 修復設計 4-81
第三節 結論 4-84
第五章 損壞調查及修復建議 5-1
第一節 損壞調查 5-1
5-1.1 高雄中學紅樓建築本體損壞調查 5-2
5-1.2 高雄中學紅樓建築本體木構材劣化及損壞分析 5-165
第二節 修復與補強建議 5-183
5-2.1 修復倫理 5-183
5-2.2 修復與補強建議 5-186
第三節 修復經費概估 5-201
第六章 再利用建議 6-1
第一節 現況問題分析與對策 6-1
6-1.1 現況問題 6-1
6-1.2 對策研擬與建議 6-1
第二節 再利用建議 6-3
6-2.1 建築價值及環境優勢 6-3
6-2.2 未來活用類型的初步解析 6-5
6-2.3 再利用計畫及管理維護計畫研擬 6-6
6-2.4 防災及日常維護管理原則 6-18

OPE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