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濃獅仔頭水圳第二幹線流往廣善堂及福安灌區,為支持農業之重要水利設施,由下庄水橋跨越美濃溪其上,前、後均與水圳相接,兼具暗坑引水及陸橋的功用,也呈現十八世紀水利工程重要特色以橋的基本來說,配合美濃鎮推動文化造鎮水圳改造計畫,美濃下庄水橋將成為美濃水圳藍帶路線的重要文化資產,橋樑功能除了供人、車行走外,常有使用在公路、鐵路及運送水、油、配電管線等,在運送水的功能中,最著名的就屬古羅馬時期建造的加爾水道橋,加爾橋興建於公元前一世紀,現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前言
第壹章 美濃地區水圳發展歷程
第一節 清代美濃地區的水利開發
第二節 獅子頭水圳與下庄水橋
第三節 下庄水橋的構成與歷史記憶
第貳章 環境現況與下庄水橋本體分析
第一節 週圍環境分析
第二節 水橋建築類型調查
第三節 建築構造分析
第參章 損壞現況調查
第一節 現況損壞情形
第二節 損壞調查與結構安全評估
第三節 水文環境調查分析
第肆章 本體建築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第一節 保存思維與重要性
第二節 保存目標與保存原則
第三節 各構造修復內容
第四節 修復經費概估
第五節 日常維護管理
第伍章 再用計畫之文案構想及執行策略
第一節 橋樑意象的詮釋
第二節 下庄水橋概說
第三節 下庄水橋空間環境特性
第四節 再利用構想之提出
第五節 相關案例探討
第六節 再利用操作模式與設計範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