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轄市定古蹟原高雄市役所(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自和14年(1939年)完工至今,歷經日治至戰後的時代變遷,存在已七十餘年,期間除改建外,也經歷多次防水工程,卻一直法全面性的改善整其主要原因為(1)混凝土風化:本建築為鋼筋混凝士建築,混凝土材料本身會因老化造成毛細孔大,若強風大雨,則容易由孔隙灌入,造成室內滲漏(2)天災造成建築物本體不可見之損傷,台灣位於地震帶且風災頻繁,災害易造成古內部結構大小不一的損傷(如本次工程發現隱蔽處之裂縫),再經由風雨侵擾,則更易加古本體的傷害;(3)門扇之老化,本建築皆為木製門窗,除材料本身即會老化外,本次拆解亦發現多數窗扇已遭改建,後期製作之窗扇除材料不佳外,結構與工法也不良,期下來造成窗扇劣化嚴重,無法抵抗風雨侵襲,故本次風災主要災害之一即為門窗扇滲水。(4)排水系統堵塞,本建築除屋面排水露臺排水外,亦有外露式的陶製落水管。此次風災因露臺雨水積滯不退,造成室內滲漏,經檢視排孔後,發現有舊有防水瀝青熱熔及異物堵塞排孔的狀況,故無法於近年來的暴雨中,發揮其排水功能(5)防水老化即代老化,故需定期維護。(6)經費不足,本建築落成後,自民國86年(1997年)歷經數次防水修復工程,館方有於此,也於民國101年2012年)委徐裕健建築師進行全面性的調查,提出緊急修護課題中長期修繕建議,預作全面性的修復計畫。後續經費皆不足,故皆僅能針對各次災害損壞處緊急修復處理,而無法進行全面性的防治。
本次「直轄市定古蹟原高雄市役所(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莫蘭蒂及梅姬颱風修復工程之主要修復工程乃針對105年月1日及9月27日市定古蹟歷史博物館多處漏水狀況進行急修復,其內容涵蓋了假設工程、損壞調查、拆解工程、門窗修復工程、洗石子修復原工程、建築物排水改善工程...等,藉由對風災損害進行深入地壞查及研究,凝聚本修復工程執行的重與方向。欲籍此修復工程的提出,以確保未來場所使用之安全性,並復原其既有之優美形貌,重塑場所之生命力。
●計畫內容涵蓋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的窗體、牆體、開口部、排水等損壞現況之調查研究,包括木材材種、材料規格尺寸、構件接合方式、門窗材質與尺寸...等。
●針對現況調查,有效掌握所有的破狀況,並進一步提出相對的修復與補強計畫,以期呈現原始之建築形貌。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工程執行相關作業
第三章 施工流程、進度
第四章 假設工程
第五章 泥作工程
第六章 窗扇修復工程
第七章 結構補強工程
第八章 其他工程
第九章 品質管理及工程重要紀事
第十章 工程檢討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