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歷史建築哈瑪星代天宮剪黏作品,創建於民國四十年代,廟方當時委託台南剪黏名師葉鬃帶領派下弟子一同合力完成。葉鬃 (1902-1971),人稱鬃師,為台南縣安定人。跟隨洪華習藝並盡得其真傳,葉鬃技藝精湛在南台灣廟宇工程界享有盛名,亦擅長彩繪與交趾陶,鬃師自小即精於繪畫,常觀察在外所看到的布袋戲偶繪成圖畫,奠定他敏銳的觀察力與描摹人物姿態的基礎,施作的剪黏作品生動活潑,名聲遠播。
民國六十六年賽洛瑪颱風來襲造成拜亭、正殿、後殿的屋頂嚴重毀損,同年並進行大規模搶修工程,因緊急搶修之故,剪黏作品論架勢、精緻度等皆不及原有技藝水平。未來仍盼進行歷史建築修復工程期間仍有耆老或相關人員,或可提供更多高雄代天宮未遇風災前之影像、照片資料等,藉由本次修復工程,去除之前不當油漆彩繪或其他黏結添加物等,期待讓高雄代天宮屋頂剪黏作品回復至昔日風采。
壹、高雄代天宮剪黏現況、匠藝考證與修復說明
一、代天宮修復工程簡要
二、代天宮歷年整修大事記
三、高雄代天宮歷次屋頂剪黏整修與年考證
四、剪黏作品損壞現況及修復準則與護建議
貳、三川殿屋頂 剪黏 作品損壞調查與修復建議 17
參、拜殿、正屋頂 剪黏 作品損壞調查與修復建議
拜殿屋頂剪黏作品損壞調查與修復建議
正殿屋頂剪黏作品損壞調查與修復建議
肆、後殿屋頂剪黏作品損壞調查與修復建議
伍、結論
一、高雄代天宮歷次整修與匠藝考證
二、剪黏作品現況損壞與修復說明
三、高雄代天宮剪黏施作主題與修復層級建議總表
附件 工作團隊名錄
審查意見回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