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文化資產網商標

Menu
:::
學術研究報告

學術研究報告

高雄縣縣定古蹟「瀰濃東門樓」及「金瓜寮聖蹟亭」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
古蹟 調查研究/再利用/修復計畫
高雄縣縣定古蹟「瀰濃東門樓」及「金瓜寮聖蹟亭」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
作者:
樹德科技大學
出版: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出版語言:
中文
出版日期:
2005-12-31
內容摘要
內容簡介

一、以縣定古蹟「瀰濃東門樓」與「金瓜寮聖蹟亭」為主(圖1-3)。
二、以古蹟主體與涵蓋其範圍為研究主要標的,並擴及相鄰之民宅與周圍環境等概要調查。

「瀰濃東門樓」位於高雄縣美濃鎮東門段414、415、416地段與「金瓜寮聖蹟亭」位於高雄縣東南方美濃鎮德興地段574地段;皆於民國八十九年五月三十一日公告為縣定古蹟。

當時「六堆」瀰濃地區主要發展以美濃主要為客家地區,包含現今美濃鎮全境與杉林鄉、六龜鄉的客家村。此地區主以客家族群的發展歷史,在清代時,其實為南臺灣「六堆」客家鄉團的大地域結盟中的「右堆」之主要部份。美濃地區為屏東平原的最北端,故為「六堆」主群中唯一位於荖濃溪北畔者。乾隆元年(1736年)此區的客家墾民先建庄於美濃山脈下方、美濃溪北畔的瀰濃庄為始;在十餘年間,由屏東地區紛湧北進的墾民,陸續拓墾十個大庄與十個小庄。分佈在現今美濃鎮184縣道以北的平原,與翻越美濃山脈,茶頂山脈的「楠梓仙」(杉林鄉之月美、月眉、崁頂、新庄)與「新民庄」(六龜鄉之新寮、新威),成為乾隆年間以後『六堆』社群中最大的墾殖區。

由於「瀰濃東門樓」、「金瓜寮聖蹟亭」皆位於其美濃鎮內,且於地方上,在發展過程與生活上,皆有其重大意義與歷史價值。藉由本研究案,透過實地的踏勘與訪談地方耆老的過程,加以比對歷年相關文獻,予以取得並建立正確的歷史過程得其於地方上的價值意義。而詳測其各主體並加以紀錄損壞等調查,進一步於初步的修復建議與原則和後期地方發展與規劃上的建議。

目錄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歷史背景研究
第三章 瀰濃東門樓建築調查與研究
第四章 金瓜寮聖蹟亭建築調查與研究
第五章 修復與再利用計畫

OPE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