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市定古蹟「雄鎮北門」肇建於清光緒元年(1875),位置在旗後(旗津)北邊,與旗後山上同時興建的「旗後礮臺」共同扮演打狗港口海防功能。因其規模較小,故又稱「旗後北岸小礮臺」,其所在區域舊名「哨船頭」,故又有「哨船頭礮臺」的稱謂。日治時期礮臺功能喪失,礮臺及北兵房區內興建了打狗(高雄)港浚堞事務所以及台灣總督府鐵道部之鐵道俱樂部。戰後礮臺內及周邊區域成為港務局的宿舍區,興建多棟宿舍,並因海防所需而在礮臺臨港側興建哨所及戰防設施,致使原礮臺區及外圍環境因後期陸續興建的建物,空間雜亂擁擠,原有風貌也遭改變。民國92年(2003)礮臺區內的浚堞事務所(蓮海路9號)因嚴重破敗,影響環境衛生而遭港務局拆除,開啟礮臺區空間整理的序幕。民國104-107年間由台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執行的「雄鎮北門周邊宿舍拆除及簡易綠美化工程」,將雄鎮北門外,緊靠著雄鎮北門東側城牆的蓮海路5 號及蓮海路6 號拆除,並對拆除後空地進行綠美化工程,恢復雄鎮北門正面景觀(照片1-1、照片1-2)。105年6 月高雄市政府開始積極推動文化部之「再造歷史現場」,在子計畫之「興濱計畫」中,為重現哨船頭歷史風貌,延續105年完成之「高雄市市定古蹟雄鎮北門保存修復補充調查研究及再利用計畫」,辦理「高雄市市定古蹟雄鎮北門修復工程規劃設計監造」,並在修復設計圖說尚未完成前,先行推動拆除與綠美化工作,而有本案「高雄市市定古蹟雄鎮北門周邊建物清理拆除及綠美化工程」,預計先拆除雄鎮北門內戰後興建的蓮海路8號及蓮海路5-1號等,並對拆除後空地進行綠美化,以作為後續推動修復工作之基礎。
目錄
第一章 前言及建築摘要 1
1-1 前言 1
1-2 工作報告書內容與記錄方式 2
1-3 建築摘要 2
第二章 工事過程綱要 7
2-1 拆除前狀況 7
2-2 前置作業與工作團隊 9
2-3 工程經費與使用 12
2-4 施作內容、工序、流程與進度 12
第三章 施工前的準備階段 21
3-1 工區佈置 21
3-2 甲種圍籬及工程告示牌 22
3-3 保護措施及施工架 25
第四章 拆除階段 30
4-1 蓮海路8 號、8 號東側與5-1 號建築拆除 30
第五章 環境整理 36
5-1 假設工程拆除及環境整理 36
第六章 工程品管及驗收 39
6-1 品管組織與架構 39
6-2 品管執行情形 39
6-3 工程驗收 44
第七章 重要活動與內藏性文化資產訊息 49
7-1 開工儀式 49
7-2 謝土儀式 49
7-3 內藏性文化資產訊息 50
第八章 綜合分析與建議 55
8-1 工程成果 55
8-2 後續修復工作推動建議 56
8-3 結語 57
附錄1 公文往返彙整表 I
一、發文 I
二、收文 II
附錄2 設計書圖審查意見與綜理表 IV
一、審查意見 IV
二、綜理表 VII
附錄3 竣工圖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