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文化資產網商標

Menu
:::
學術研究報告

學術研究報告

新濱町一丁目連棟紅磚街屋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歷史建築 調查研究/再利用/修復計畫
新濱町一丁目連棟紅磚街屋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作者:
國立高雄大學永續居住環境科技中心
出版: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出版語言:
中文
出版日期:
2017-04-30
內容摘要
內容簡介

依據2014年《高雄市「哈瑪星」歷史研究及其歷史性建築物文史調查計畫結案報告書》內容說明:新濱町街屋群位於哈瑪星地區。哈瑪星是高雄市第一個現代化街區,新濱町為今日哈瑪星地區之舊町名,其中的一丁目、二丁目為日治時期最早的築港埋填地。換句話說,新濱町一丁目、二丁目更是今日哈瑪星地區最早發展之地帶。
提報文資之建築位於舊新濱町一丁目49番地(騎樓地地號為48番地),處於岸壁通往火車站之轉角位置,該筆土地係於1924年由國庫移轉給高雄州,作為罹災救助基金使用,時至今日,舊49番地上仍有不少土地屬高雄市政府所有。在昭和14年(1939年)的《商工人名錄》中,新濱町一丁目49番地則登記有12間店家營業最早者為永田材木店(大正4年開業),也是12間店家中唯一由日本人經營之商店,其餘皆為台灣人所有。

目錄

第一章、緒論      
    1-1、計畫緣起    1-1
    1-2、計畫內容及範圍    1-2
    1-3、研究方法與工作團隊    1-5
第二章、歷史沿革     
    2-1、新濱町一丁目土地之形成    2-1
    2-2、新濱町一丁目人口組成特色    2-13
    2-3、新濱町一丁目產業空間景觀    2-15
第三章、建築空間型式、構造研究 

    3-1、街區演變與基地環境現況分析    3-1
        3-1-1、哈瑪星歷史街區的現況規模    3-1
        3-1-2、基地周邊概況    3-4
        3-1-3、周邊景點建物    3-6
        3-1-4、建物面臨鄰房及道路現況    3-8
    3-2、連棟街屋構成型態    3-10
        3-2-1、日治時期連棟街屋的建築型式    3-12
        3-2-2、結構系統和材料構造    3-16
    3-3、街屋立面構成型態    3-24
第四章、建築現況損壞調查與評估

    4-1、建築空間現況調查及檢測說明    4-1
        4-1-1建築空間現況調查    4-1
        4-1-2本體建築物檢測計畫    4-12
    4-2、建築現況損壞調查分析    4-14
        4-2-1本體建築牆身    4-14
        4-2-2室內天花板    4-42
        4-2-3室內地坪    4-56
        4-2-4木構造屋架    4-64
        4-2-5屋頂    4-70
        4-2-6損壞因子分析    4-72

    4-3、結構系統檢測評估    4-73
        4-3-1結構系統    4-73
        4-3-2現況主要結構損壞成因探討與補強建議    4-76
        4-3-3結構評估方法    4-81
第五章、修復計畫     
    5-1、修復範圍界定    5-1
    5-2、修復目標、原則與策略    5-2
    5-3、修復方式建議    5-7
    5-4、修復經費概估     5-9
第六章、再利用與管理維護建議  

    6-1、再利用方向評估與探討    6-1
    6-2、再利用及經營管理之建議    6-7
    6-3、因應計畫綱要及建議    6-15
    6-4、文化資產價值之評估    6-23
    6-5、結論    6-24
    
        
        
附錄      
    附錄一    參考文獻    附1-1
    附錄二    地籍圖及土地謄本    附2-1
    附錄三    本計畫建築測繪圖說    
            
            
審查會議記錄與回覆表    
    期中報告審查意見與回覆    
    期末報告審查意見與回覆    
    期末修正報告書面審查意見與回覆    

OPE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