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文化資產網商標

Menu

文化資產檢索

鳳邑鸞堂扶鸞著書儀典
類別:
民俗
級別:
民俗
種類:
儀式、祭典、節慶
歷史源流發展概況

扶鸞文化起於扶箕(乩),至六朝、唐代時道教相關之經典多少均有其影跡。至宋代,由於科舉盛行之故,文人藉由扶乩以臆功名、考題。至明、清代兩諸多民間教派將扶乩納入其信仰儀式,以形塑自我教派之經典。鸞堂以神設教,以儒為宗,達到勸善之教義;扶鸞則是鸞堂勸善工作最為主要的方式。鳳山地區鸞堂著書包含「請旨著書」、「接詔開著」、「完竣繳書」、「恭送書灰」等4大項目的儀式程序。 鳳邑誠心社明善堂於民國43年成立,寄祀於赤山文衡殿內(赤山庄廟),民國47年首部善書《正風》頒世,其內容即有言道關於繳書建醮之事,可見明善堂在著造善書系列祭儀完整性部分。

公告
類別 日期 文號 備註說明
指定/登錄 2020/10/16 高市府文資字第10932354201號
評定基準
  1. 民間高度認同,並持續自主、自發參與
  2. 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社會生活與文化之特色
  3. 其表現形式與實踐仍保留一定之傳統方式
指定理由
1.友堂自動參與、協助祭儀,且自主、自發參與執行。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款「民間高度認同,並持續自主、自發參與」。 2.扶鸞著書是傳統社會勸善教化重要儀典;唯鳳山地區扶鸞著書醮之舉行非常慎重且具特殊性。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2款「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社會生活與文化之特色」。 3.保存傳統祭儀程序包括請旨、接詔、繳書、送書灰;保有完整扶鸞著書之儀典,其表現、實踐仍遵循文獻所述之傳統。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3款「其表現形式及實踐仍保留一定之傳統方式」。
法令依據
《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款規定。
主管機關資訊
高雄市政府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文化資產小組
高雄市鹽埕區中正四路272號
07-5312560轉317
儀式特色
保存傳統祭儀程序包括請旨、接詔、繳書、送書灰;保有完整扶鸞著書之儀典,其表現、實踐仍遵循文獻所述之傳統。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3款「其表現形式及實踐仍保留一定之傳統方式」。
類別
漢民族:
前往文資場域
OPE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