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無形文化資產暨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傳統工藝類:木雕、神像雕刻、布袋戲偶、傳統彩繪
※未經授權,請勿重製。
▪ 木雕_葉經義
葉經義先生的木雕工藝於民國103年文化部指定為重要藝術文化資產。其雕刻作品如佛像、廟宇雕飾、屏風花鳥等極具往昔常民生活形態、記憶及信仰內涵,且力求變化,造型多元多樣,尤在花鳥柱、龍鳳柱及神龕方面,深具藝術本色。
▪ 木雕_林水養
林水養先生的木雕工藝師承自福州派,亦能擷取泉州派柔和內斂之長,作品專注於個人藝術境界的提昇,其雕工自然流暢,技術純熟,作品細膩精美,無論是傳統佛像雕刻或現代藝品創作,均不落俗套。
▪ 神像雕刻_蘇義雄(義山佛店)
蘇義雄先生的神像雕刻對於各類神像造型、神態多能遵循古法,佛像造型比例優美、神態圓融,錦雕、漆線、粉線之工法,可見其紮實功力與深厚之涵養。蘇藝師亦通曉佛像於雕刻製作各儀式與法事,是匠師中之罕見者。
▪ 布袋戲偶_陳忠榮
陳忠榮先生12歲進入知名布袋戲團全樂閣擔任專屬木偶雕刻師。早年因雕刻布袋戲偶頭的訓練,對於臉部的刻畫特別細膩傳神,中年後因製作黃俊雄電視金光布袋戲的戲偶而享盛名,所刻戲偶能掌握戲中人物的性格與外貌特徵。
▪ 傳統彩繪_馮進興
馮進興先生的傳統彩繪在彩繪的技法方面,保留純粹之傳統彩繪工藝,嫻熟於以手掌拍塗作畫的「搨畫」,用色上採華麗高彩度的色彩,如黃、紫、粉紅、鮮綠等色彩,具強烈的地方性格,堪稱高雄地區中壯輩的畫師之代表。
▪ 傳統彩繪_張財雄
張財雄先生的傳統彩繪曾拜師潘麗水,後與蘇天福畫師共同施作南部數間廟宇,長期投注於寺廟彩繪工作,嫻熟於寺廟彩繪中樑枋圖案的繪製,為彩繪師中技法優異者。